• Hi! I'm Lex

  • Web & App designer, UI UX Artist, and Like creative and marketing

網路前景的喜與憂


  今早看到一篇奇摩新聞 標題是”MySpace 加入OpenID訊息分享聯盟”。關於OpenID早從前年就開始陸續有許多網路公司開始使用這樣的方式了,msn、facebook與yahoo也從前年起讓試用者能夠利用這樣的資源。而到底OpenID是什麼呢?簡單來說OpenID是一種開放訊息的分享聯盟,可以上使用者把原本屬於某個網站的個人網路身份帶到其他網站繼續使用,目的在於讓使用者省去重新註冊申請網路身份的麻煩。

  但是這動作很多大廠就已經在做了,為什麼現在還要寫呢?因為連全球最大的網路社群都參與這樣的活動了,代表了全球有1億1500萬名的使用者都參與了這樣的功能。全球上網人數不過10億人,這樣的數目已經超過1/10了,還不包含google,msn,yahoo的非重覆人數!

  從電腦網路還沒那摸普遍以前,就有著Linux打著開放原始碼,讓使用者能夠創造自己的軟體,再來還有facebook開放網路API,期望讓其他使用者能夠貢獻自己的能力去造福大家,相對的要是東西好用也能夠藉此當成軟體販售給其他使用者,讓自己本身有額外的收益。而OpenID在某些方面來說,對使用者是個很方便的東西,就如上面介紹的可以不用在去鍵入麻煩的會員資料。創新網站也能夠利用這樣的資源,讓使用者快速的使用自己網站的功能,目前最成功的就是地圖日記了,但是也因為這樣的緣故而讓網站會員人數變得沒價值了?

  以往創新的網站爆紅起來,最能辨認其規模與程度的方式,ㄧ個是瀏覽率,另一個就是網路會員人數了,你有越多的會員在你的網站上,代表網站是能夠吸引使用者的興趣所以加入會員,而論壇與社群網站也多是以這個為判斷網站成功與否的基準,而會員的多寡也會影響到使用者是否會參與此網站,例如說台灣的無名小站與Blogger,很多人很明顯的會使用無名因為在上面可以與其他眾朋友連結。而因為OpenID的關係,讓一些創新的網站本身就有那些大網站的後端資料,造成沒法累計自己的會員人數,使的很多網站因為沒法聚集人氣與資料使的網站在經營判斷變得很弱,從中扼殺了許多創意好的網站,這是一大隱憂。

  網路崛起已經10幾年了,一直以來都在以飛快的速度在進化,但一直都呈現著,大者恆大的現象,自從2000年起來的google與yahoo以後再也很少看到能夠上市的網路公司了,OpenID此舉是否會阻礙網路的發展呢,還是其實是另外一種動力,再觀察吧!

沒有留言

Toggl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