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 I'm Lex

  • Web & App designer, UI UX Artist, and Like creative and marketing

數位時代#184『網路人氣賣家100』

看完了這期的數位時代,實在有點不知道該說啥好,也許是我對這期的主題沒有很大的興趣吧「網路人氣賣家100強」,感覺有點在炒冷飯,畢竟網拍事業已經是許久的事,也是網路事業比較能夠有營收的一塊。當然以往的100強跟現在或許會有點出入,所經營的方式與行銷模式或許會改變,所以有興趣的讀者還是能夠翻一下,吸取網路賣家經驗。

這期除了網拍以外另外還有幾個比較有趣的趨勢,如「電子書興起」、「facebook、噗浪社群遊戲」、「Android手機上路」…等。

原先以為這期數位時代會以「facebook」或「噗浪」的行銷方式去撰寫此次主題,畢竟這是最近很紅得網路平台,不管是「動腦雜誌」與「廣告雜誌」都對這樣的現象做了相關大幅的報導,當然也有可能是不想一窩蜂都朝著同樣的主題去報導,拉開其相近的主題,為產品拉開區隔增加讀者吧。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雖然目前「facebook」或「噗浪」很熱門,但都還沒有明確的獲利模式或是希望有更詳細的報導吧,目前雖然看到很多客戶都利用「facebook」或「噗浪」去增加自己的曝光與流量,或是利用其互動性增加網友對品牌的黏性,雖然國外有戴爾利用Twitter獲利,但國內因為沒有很明確的數據可以判斷,所以對於廣告主的成效也並非很明確,但即使如此各網路製作廠商還是希望能夠在此找到一個創新的藍海,為顧客找到不一樣的行銷方式!(我好像在打廣告…)

說了很多「facebook」或「噗浪」,不過這期比較有興趣的是在「電子書」上 。其實電子書也算是炒冷飯了,這個技術早在2007年亞馬遜推出Kindle的時候就在炒了,雖然那時候市場上講得很火熱,但是還是沒有像wii一樣順速竄紅,一方面或許跟價格有關係吧,畢竟你要看一本書居然還要先付1萬多塊的費用,才能再去線上購買你想要閱讀的書籍。

另外內容較少也是一項缺點,2007年亞馬遜的線上平台也才收錄了9多萬本的書籍,同時還不包涵最近當紅的書,像是哈利波特就沒被收錄進去,當然這與數位版權有關係,而且也還是都以英文書為主,所以想要爆紅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但近期卻又有新的話題延燒起來,例如各家廠商紛紛投入電子閱讀器的開發,如sony Reader 以及Plastic Logic,同時google在很久前就極力開發書籍網路版權這塊,跟很多圖書館簽訂合約,企圖營照一個現在的數位圖書館,而現在亞馬遜上也累計了30多萬冊的書籍,我想這是目前電子書又興起的主因。

利用網路書城,廠商能夠利用網路的特性,讓以往當紅的書籍在下排行榜後,還是能夠利用長尾效應繼續的在網路上販售。同時因為數位的特性,消費者很容易就能知道誰購買了什麼書籍,以及對哪些書籍有興趣,利用數位的分析,可以更精準的把廣告送給正確的人!這點是書籍數位化後最大的優勢。

當然雖然需多廠商都推出了電子閱讀器,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內容的提供,在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普遍以及小筆電的盛行,而且各各軟體商也有因應各平台出相對的瀏覽與下載平台,到處都能使用到電腦,消費者會在多花一筆費用去購買閱讀器?這點是值得省思的。期望到未來能夠在台灣也能夠看見此商品蓬勃發展,提供人們更便利的生活!

提供兩個不錯的內容商

書籍社群 aNobii

書籍比價網 Findbook

沒有留言

Toggl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