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變成一堆數字 - 史蒂芬‧貝
- Date 2009/08/24
- 標籤: 讀書心得
- 於 晚上7:26
-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
花了3個小時看完了這本書!
在現在的社會裡,各各企業與廣告主,無時無刻的不想知道我們的資訊,好方便能讓產品與廣告能夠精準的打到消費者。每個研究者也想從各種生活習性去判斷些結果,好讓生活過得更美好。所以從手機,電腦,信用卡,會員卡等…都在紀錄著我們的資訊,使資訊轉變為0與1的號碼,竟而組成可以用來解讀我們的符號,我們生活在數字裡!
這本書從很久前就有關注到,只是對我本身的關聯性不大,所以一直沒有翻到,直到最近上網使用Blogger與aNobii,察覺到,他們都有統計的分析,幫你判斷如哪些朋友比較多,以及你花了多少時間看了幾頁書,與你看書的習慣等,你的各各資訊都變成了一連串的數字,在網路上紀錄著。
這本書有點像是日記,作者用採訪的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的紀錄去撰寫此書,所以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而書中也以各各行業去說明如何運用數字去判斷,數字會如何影響該行業,以及要如何去使用他。整本書的寫作方式有點像是教學,並沒有太特別的觀點,這也是我沒有很推薦的原因,或許很多東西都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但對於非『N世代』的人們,我到建議能夠閱讀此書,瞭解未來社會的趨勢!
最近很常玩線上交友平台,而每個平台都會紀錄著代表網友的數字,使我很想寫一篇關於數字的文章。從很久以前網站就會統計各各資料,如停留時間,點閱次數等…但這些都只是後台紀錄要給廣告商看得數據,以及判斷此網站是否熱門。而現在的數字則越來越細,而且使用者也能夠看得見這些資訊,進而瞭解自己為自己的規劃做良好的判斷!這對現在的使用者來說真是方便太多了,網站自行紀錄,還會提供給你建議,這是數位生活帶來的好處。
但就如大家很多人擔心的,因為所有的隱私都暴露在網路上,所以不管做什麼事都很容易被察覺。就如同最近的『Google街景採訪車事件』而希臘就為了隱私權問題要求Google拿掉相關資訊,因為這牽扯到太多的事情了,誰知道有心人士會不會因此利用這東西闖空門,或是犯案,而國家的機密說不定也因此被察覺!這些問題都是科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在很多的網站都投入相當大的心力,能夠去累計網友資訊,好去做判斷達到精準行銷的目的,這是以前未能做到的,在未來專一的網站會越來越壯大,而所累計的資訊也會越來越豐富,現在網站已經不能像以往一樣只看流量與停留時間,讓網友累計資料達到龐大的數字資料庫,如此網站才能夠利用這些資料去達到收益與效果,而這或許就是讓長久以來,社群網站只有人氣但一直未獲利的方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